1. 優傑小說
  2. 一品布衣
  3. 第五百九十一章 行軍出關
李破山 作品

第五百九十一章 行軍出關

    

-

涼州邊境,廬城,終歸迎來了霜雪消融的天氣。窩了一冬的守軍蜀卒,終於歡呼起來。

陳忠立在城頭,迎著陽光的暖意,在撥出一口氣之後,一瞬間,目光又變得沉重起來。

有一騎蜀州斥候,馬蹄濺起霜雪,正在城外大聲呼喊。

「陳將,稟報陳將!」

「我蜀州的大軍,已經往涼州邊境而來!」

隻聽得這個訊息,陳忠閉了閉目,隨即緊緊握住拳頭。蜀州伐涼,隻等大軍會師,便要開始了。

原先還想著,涼州會趁霜雪消融的時候,起兵來攻。還好,並無禍事。

「打掃練兵場,大軍操練備戰!隻等吾王入城,攻入涼州!」

「吼!」

城上城下,無數裹著暖袍的蜀卒,紛紛齊聲高喊。

……

蜀州成都,徐牧皺住眉頭,看著手裡的情報。

「文龍,你有無發現。最近涼州的情報,越來越頻繁。也就是說,夜梟組能探查到訊息,也越來越多。」

當初鯉州八俠入涼州,九死一生,才帶回來一份情報。但現在,似乎是很容易的事情。

並非是徐牧多疑,而是這其中,他總覺得哪裡不對。

「正是如此。」賈周也皺起眉頭,「最近的情報都在說,董文在王宮裡連日酗酒,手底下的事情,都交由董轅來操持。」

「已經廢了?」徐牧猶豫著開口。

藏拙二三十年,卻在去年之時,連連大敗,連司馬修都死了。以董文的倨傲性子來說,被打擊的多了,似乎也有可能。

賈周沉默了番,「不管如何,伐涼之時,主公需萬分小心。以我之見,董文更似一條啞狗。」

「啞狗?」

「啞狗幼年不善犬吠,但成年之後,若發生相鬥,則不死不休。」

「有道理。」徐牧皺起眉頭。聽著賈周的意思,極有可能,董文還留有一手。

「眼下,韓九的那一路,已經出發了。隻等再過兩日,主公也該動身了。」

伐涼的大軍,冇有一窩蜂地湧去二城,理由很簡單。最後的徐牧本部人馬,要和運送的民夫同行,順便沿途護衛。

「文龍,伯烈那邊如何?」

「已經開始了。」賈周笑了笑。

……

虞城的城頭上,一個跛人書生,正沉默地坐著木輪車,看著城外的方向。

涼州的邊境,緩衝地有百多裡。尋常的時候,來往偵察的雙方斥候,若是遭遇上了,拚殺一場,不管哪方營,另一方大概率會死傷慘重。

便是這百多裡地,為了探取情報,在城外之處,不知埋了多少白骨。

「於文,新月關那邊有何動向。」

和虞城相對的,是滄州的新月關,原先隻是一座據險的小關卡,但和虞城一樣,動用民夫不斷加固,慢慢變成了一座大關隘。

從探查到的訊息,東方敬知道,新月關的守關大將叫寧武,在滄州莫名其妙冒出來的。

不過確是有幾分本事,至少在雙方對峙之中,冇有落太大的威風。

「小軍師,寧狗那邊,最近又在伐林了,似要再堆一座營寨。」

「堆營寨?離新月關多遠?」

「情報上說,不到十裡,應當是用來作瞭望的。」

「犄角寨。」東方敬陷入沉思。

「於文,你讓馬毅帶五千人,去攻打這座新寨。」

聽著,於文臉色一怔,「小軍師,這離著新月關,不到十裡地——」

「勿驚。」東方敬緩了口氣,「到時候,馬毅隻需要虛張聲勢,佯攻幾下,再退回來即可。」

「再然後,於文你親自帶五萬人,經暮雲州的羨道,奔赴涼州邊境,與主公會師。」

「小軍師,這樣一來的話,整個暮雲州,隻剩不到兩萬的兵力。」

「無礙,以新月關外的犄角寨為目標,我有信心,讓新月關上的守將寧武,以為陷入了爭奪戰。」

「另外,於文你此去,要留下兩萬副袍甲,作為民夫的疑兵之用。等去了涼州,主公那邊會有新的袍甲給你。」

於文雖然還有些懵,但冇有多問,抱拳之後,沉步往外走去。

「文則,莫要忘,不僅是我,甚至在主公的心裡,你都是蜀州第一大將。」

於文頓了頓,離去的腳步,變得越發沉穩。

……

從蜀州出發的三路大軍,即便算上降軍新軍和俠兒義軍,加起來不到四萬人,幾乎掏空了蜀州的兵力。

在前線的二城,共有近三萬多人。另外還有柴宗和晁義那邊,粗算的話,加起來有九萬人了。

若是暮雲州的五萬大軍,能成功會師,便有十四萬左右。

這樣的兵力,乍看之下,和涼州不相上下。但實際上,徐牧已經有些殺雞取卵。動用了降卒和新軍義軍,若是此戰一敗,隻怕一朝回到解放前。

成都城前,薺草新綠。

繫了披風的徐牧,騎著風將軍,沉默地抬起頭,看著相送的百姓,以及一張張熟悉的臉龐。

「王府丞,成都裡的事情,本王暫且交給你了。」

「老夫五十有七,卻同樣能握刀殺敵!若負吾王,唯一死爾!」

徐牧點頭,又緩緩側過去。

「孫勛,還有狗福兒,也莫讓本王失望。」

這一次,實則還留下了平蠻營,不管怎樣,蜀州裡該有一支軍隊坐鎮。

孫勛和小狗福二人,在乍暖還寒的春風中,穩穩起手抱拳。

徐牧冇有再說話,即便他看到薑採薇和李小婉,都在人群裡祈盼。

等他調轉馬頭,身後百姓的恭送聲,以及不捨的啜泣,一下子響徹起來。

「我蜀州兒郎出峪關,誌在守土復開疆,隻等大勝回師,再傳破敵兩千裡的喜報!」

「行軍。」徐牧恢復冷峻之色。

「吾王有令,行軍出關!」

「出關——」

一個個的蜀州老裨將,騎馬奔行,聲聲若雷。

「旗營!」

「後勤營!」

「忠義營!」

「南林營!」

……

「白甲騎營!」衛豐騎在掛甲的駿馬上,並冇有立即隨軍出發。按著徐牧的意思,他們這四千餘人,需要在入夜之時,再急襲趕路。

隻有八百重騎,卻偏偏需要四五千的人馬,來成一營。馬伕,馬醫,輔軍,甚至是修甲的工匠,都缺一不可。

衛豐明白,他們這八百人的白甲騎,將是伐涼戰場上的大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