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優傑小說
  2. 一品布衣
  3. 第二百八十八章 伏殺的佈局
李破山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八章 伏殺的佈局

    

-

「小常威,還有多遠。」司虎打了個哈欠,轉頭悶悶地問了一句。

作為探哨的常威,有些不勝其煩。

「虎哥兒,你莫不是想著吃肉了?半個時辰,你問了我八遍。我隻再講一次,約莫還有二十裡。」

二十裡,動作快些的話,無需兩個時辰便能趕到。

徐牧轉了身,看著一路跟隨的百姓,這一路的行軍,許多百姓相熟之後,紛紛將僅有的雞蛋和野菜糕,塞了許多給他。風將軍腹下的褡褳裡,一時間塞得鼓囊。

「北狄大軍應當過瞭望州。」廉永皺住眉頭,聲音有些無奈。

徐牧點頭。

估計望州北城的那一場火爐佈局,至多能殺死萬餘人。畢竟都不是傻子,見著不對便會退開,想辦法來滅火。

「說句不討喜的,我帶著的這幫子老卒太累了,連著我自個的心底,都覺著是後繼無人。」

「當年先帝也吃了很多敗仗,但至少他敢帶著大軍出征,去與北狄廝殺……」

廉永更住了喉頭,分明是說不下去了。

行軍的隊伍,起碼有三四個方陣,儘是一頭的蒼蒼白髮。

以年邁之身,卻無法頤養天年,偏偏還要抱刀背弓,替著子孫輩去守天下。

何等的悲哀。

約莫又行軍了一個時辰,終於迎來了常威的歡呼。會武功的常威,騎馬踏得飛起,加之長槍鐵甲,居然有了幾分怒馬英雄的豪氣。

「小東家,爺看見河州城了!」常威停了馬,並未停下嘴,「爺看見了,不出小東家所料,河州城外有大軍圍城。」

「孝豐營?」旁邊的廉永臉龐動怒。

「除了他冇別人了。」

「常威,孝豐營的哨探呢?」

「有跑遠一些的,大概三四騎,我都追著殺了。」常威咧開嘴,「他們都以為我不會武功。」

「不愧小常槍。」

徐牧沉下臉色,按著常威的說法,孝豐營那邊,應當是訊息閉塞了。

……

除去老卒營,徐牧手裡的人馬,不過二萬多人。隻有三千騎,餘下的皆是新兵步卒。

孝豐營那邊,加上殘軍會師的,怎麼著也有三萬多人,其中兩萬還是輕騎。

仗不好打。唯一的優勢,是短時間之內,孝豐營並不知道後方有大軍的訊息。

「徐將軍,遭遇戰並未明智。」身邊一個裨將語氣沉沉。

不管輕騎還是重騎,對於步卒的殺傷力,不可同日而語。冷兵器時代,騎馬打仗的都是爹。

徐牧遙遙想起,當初在馬蹄湖莊子裡,教習那些莊人的「卻月陣」。但卻月陣所需要的條件,在現今的情況之下,過於苛刻。

「常威,帶人去伐些林木,動作快一些。」

「小東家這是要作甚?」

「做牆。」

拒馬牆顧名思義,拒馬而堵,配合守軍以長戟和飛矢射殺。

但同樣,拒馬牆有一個極大的弊端。

由於要先前一步佈置,若是敵騎不入圈套,則成了卵用冇有的擺設。一般來說,都不會用在野外的遭遇戰,除非是敵騎的必經之路。

「依趙青雲的脾性,孝豐營會很謹慎。」徐牧皺住眉頭,折了一根枯枝,在泥地上畫起來。

不遠處,司虎拖起雙刃斧,兩斧頭砍一株樹,驚得後邊的常威,怕動靜太大,又是噤聲手勢,又是罵娘。

「小東家,若不然棄了拒馬牆,用木蒺藜如何?」在旁的廉永提議。

「可以一起用,但木蒺藜殺傷力太低。而陷馬陣的話,附近也冇有合適的地形。用拒馬牆最為穩妥。」

隻要截住了二萬輕騎的衝鋒,那麼餘下的孝豐營士卒,便不足為慮。

用拒馬牆的原因,更重要的還有一點……徐牧想搶馬。

即便隻能搶個幾千匹,也差不多夠組建一支萬人輕騎了。

「徐將軍,用什麼法子來誘敵?」

隻有誘敵去拒馬牆附近,方能有所成效。

但大概率的,徐牧估計趙青雲會跑。這狗夫的貪生怕死,堪稱萬世表率。

「我等記得,徐將軍打長陽那會,以殘兵之計,誘了城南官倉的守軍。」裨將露出笑容。

廉永也眼睛有光,小東家大破長陽的事情,他也是聽過的。

「敗軍誘敵,確是上策。但殘兵的人選,隻能是老將軍。」徐牧抬了頭,有些躊躇地看了一眼廉永。

要知道,廉永對趙青雲可是喊打喊殺的,這一會,卻要演個狼狽不堪的敗將。

「無事情,去一遭又如何。」廉永臉龐冷靜。

徐牧聲音有些感慨,「我等從望州而出,孝豐營不知訊息,定然以為是望州破了城,老將軍慌不擇路,想逃回河州城。」

「趙青雲此人貪功無比。失了河州,他必須要有另一件東西,作為降狄的投名狀,老將軍的人頭最為合適,所以,他見著敗退的老將軍,定然要追殺的。」

徐牧起了身,指著前方不遠的官道。官道兩邊,夜色下儘是黑乎乎的林子。

「我若將拒馬牆攔住官道,再埋下木蒺藜,隻等二萬騎兵衝到,便立即起牆而拒。埋伏在林子兩邊的伏軍,也會配合老將軍殺敵,則大事可期。」

並不算太深奧的計謀,但實則是抓住了趙青雲貪功的野心。

「河州城那邊,到時候也發信號箭,讓於文帶著八千人出關,夾擊孝豐營。」

「四麵埋伏。」廉永錯愕地抬起頭。

「差不多了。隻可惜,河州附近的林子太多,並不算太好的地勢。若不然,應當能把步卒也一起堵了。」

徐牧揉著額頭,「孝豐營不殺,日後定然會變成北狄的忠犬先鋒。中原人做狗,向來是很糟心的事情。」

「此一戰,隻希望列位同仇敵愾,打出我中原人的膽氣。」

「我等中原人頂天立地,吊卵的漢,何懼斷頭。」

「莫要忘了,我等這些人,如今是大紀邊關,最後的一道屏障。」

在場的兩個裨將,以及廉永的臉上,都透露出堅毅無比的神色。

徐牧轉過頭,看著四周圍的士卒,不知覺間,又莫名地湧起一股難言的感覺。

打仗就要死人。

這一輪,他約莫要失去很多張熟悉的臉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