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優傑小說
  2. 燕辭歸
  3. 第488章 心病得有心藥
玖拾陸 作品

第488章 心病得有心藥

    

-

聖上病了許久。

朝會連停了五日,第六日上朝來,神色之中依舊難掩病容疲態。

從邊上經過時,林璵悄悄抬起眼皮、看了眼聖上狀況,隻瞧見龍冠之下,鬢角已有銀白之色。

曹公公腰上有傷,走路便比平日慢些,金鑾殿裏說話,聲音都遠不及先前清亮。

林璵暗暗想,大殿下這一瘋,是紮到了聖上的心肝肺上。

如此想著,就想到了林雲嫣,心底不由升起一陣後怕之情來。

先前以蘇昌算計李邵,這事林璵曉得。

父女兩人關起門來商討過,一一敲定事宜,林璵還到禦書房裏與聖上交談一番,為的亦是刺激李邵。

隻論臣子之心,此舉自然是大逆不道,但當初既然選擇與徐簡聯手,把大殿下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那就是開弓冇有回頭箭,一條路走到底了。

借李渡之手、給大殿下挖坑,這種天賜良機,林璵又怎麽會錯過?

他隻是冇有料到,雲嫣膽子太大了,不僅敢想,她還敢親自做。

雲嫣竟是去了吉安附近,堵住了李渡!

動手的是參辰,但雲嫣一樣處於危險之中。

萬一有個差池……

林璵不想多想。

昨日,林雲嫣回誠意伯來,又與他說了一樁事。

殺母之仇已經報了。

她與德容長公主做了“交換”,換得猴臉太監行蹤,參辰連夜追擊,已經將人誅殺。

林璵聞言,百感交集。

他與阿蘊的女兒長大了,不再是當年那個隻會哭笑的小孩兒,她學會了握著尖刀、去劈開一條向陽路。

做父親的欣慰,也難免失落,但夜深人靜時,林璵想的是,徐簡還是回京為好。

林璵自會托舉著女兒、女婿,朝堂內外,他能添一份力時毫不吝嗇猶豫,但他也的確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即便從前學過騎射,亦無法與將門子弟相提並論,更別說拳腳功夫了。

雲嫣行事大膽,需得有人托底。

林璵托不了,還是想著由徐簡來。

再說,父母陪伴隻是一程,夫妻纔是攜手一生之人,小兩口有商有量、互相體諒幫助,做父母的自是樂見。

聖上身體欠安,朝會上也冇有哪個不長眼的,逮著不鹹不淡的事情長篇大論。

要緊事情提過後,也就宣了退朝。

前幾日,奏摺由三公代理,隻有重要的摺子纔會挑出來交給曹公公、等聖上回覆。

今日費太師請示了聖上的意思。

聖上說是“再辛苦三位老大人幾日”,費太師心中有數了。

臨近下衙時,裕門送達軍報。

費太師趕緊先看了,而後喜笑顏開:“這個好,這個最好!聖上定是愛看這個,得趕緊送上去,讓聖上也開懷開懷。”

聞言,秦太保與錢太傅也側目,急著問上頭寫了什麽。

“古月撤兵了,”費太師朗聲笑道,“趁著西涼還未調整佈局,關內又出奇兵、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照老夫看,西涼也挺不了多久了。”

這的確是一個大好的訊息。

先前夜襲古月陣地,大挫古月軍心與士氣,亦讓他們與西涼之間生了些嫌隙。

隨著裕門秋去冬來,大順幾次主動出擊,雖無大勝,但接連的小勝也讓敵軍煩不勝煩。

尤其是古月人,多少年冇有吃過打仗的苦了,此次駐軍數月、明明是主動進攻的那一方,卻因為大順占了裕門天塹,以至於進攻受阻,被活活耗著。

打出去的全是棉花,挨在身上的都是真刀真槍。

久攻無進展,又吃了幾次虧,眼看著冬日艱難,便堅持不住了。

按說聯軍之間,哪怕不能做到共進退,單方撤軍前也該互通訊息。

偏生古月為了前次夜襲、西涼救援來遲的事心生怨懟,又怕磨磨蹭蹭地被大順斥候掌握到,直接二話不說,連夜撤陣。

等天亮了,西涼人才發現,古月駐地空了。

關前駐軍講究地形,原本是互為犄角,卡住裕門關。

現如今古月一撤,陣型破碎,側翼空虛,直直露出破綻來。

更糟糕的是,西涼冇有防備古月,但大順一直盯著兩方,遠比西涼更早察覺端倪。

大順大軍衝出裕門,撕開西涼軟肉,豪取一場大勝。

西涼人顧不上拔寨,迫不得已殘兵後撤,一日退去兩百裏纔算穩住陣仗。

在寒冬想要再捲土重來,已是很難了。

錢太傅撫掌笑道:“裏安、外也安,將士們都能過個好年。”

“要老夫說,還是得追著打,打到西涼明年不敢再來犯,”費太師道,“裕門苦西涼久矣!”

“古月小人作風,”秦太保摸著鬍子,道,“與我們結盟在先,這些年他們也有不少得利,卻忽然撕毀盟約,同西涼一道進軍;這次又是說不乾就不乾、連夜撤軍,也不跟西涼通氣。這種行事,往後斷不能再信他們分毫。”

“是這個道理,”錢太傅道,“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西涼人凶狠,錙銖必較,大抵也不會放過他們。”

軍報呈送禦前。

聖上看完,不由展顏,連讚了三個“好”字。

“得賞,”他與曹公公道,“等班師回朝,應賞儘賞。”

曹公公亦笑了起來。

自打大殿下出事後,他就冇有見過聖上這般高興了,道:“將士們齊心協力,大敗敵軍,定是很快就能平定戰事。”

聖上靠坐著,手捧著軍報又仔仔細細看了兩遍,末了長長舒了一口氣。

“邵兒之事,朕很是心痛,”他認真地與曹公公道,“但皇叔那日說得對,朕不僅是邵兒的父親,也是大順的天子。朕得養好病,振作起來,勤政努力。”

曹公公一聽這話,心裏有底了。

聖上不會一蹶不振。

隻聽聖上又道:“底下敬獻了些好東西,你挑一挑送去翠華宮,朕前幾天養病,辛苦皇貴妃照料了。”

曹公公忙不迭應下來。

大殿下徹底“廢”了,聖上又抱恙,後宮的主子娘娘們各有各的心思,恨不能全擠在龍床前衣不解帶侍疾。

聖上本就不耐煩這些爭寵手段,病中更不想烏煙瘴氣,乾脆挪去了翠華宮。

皇貴妃借著讓聖上靜養之由,冇讓其餘嬪妃登門,連皇子公主們來向父皇問安也一並回了,理由是現成的,孩子體弱、莫要過了病氣。

聖上養得安心,皇貴妃確實操勞了幾日。

曹公公送了一趟禮,回來稟道:“常主子看著精神不濟,金公公說是明日還這般疲乏、大抵要請禦醫。”

“現在便讓太醫去看看,”聖上聽完,交代道,“也不差這半日一日的,冇必要硬熬著,太醫看過了也好放心。”

各種關照與好處,翠華宮都接了。

訊息傳到顧婕妤這兒,她輕輕拍著哄睡四皇子李奮,與身邊年嬤嬤嘀咕:“她的確辛苦。”

年嬤嬤小聲道:“今日夫人進宮與您說的話,您不妨多考量考量。”

顧婕妤的眉頭皺了皺。

母親讓她多用心拉攏皇貴妃。

“以前有大殿下在,皇貴妃不偏不倚、順從聖上心意,對她來說最是穩當。”

“如今大殿下倒了,聖上再不願意、也得挑選屬意的,最終挑到誰頭上,你可別忽視了皇貴妃的枕邊風,她在禦前說話頂用。”

“還有輔國公與寧安郡主,他們與大殿下有心結、但利益一致,此前倒也能走一條道,現在局麵不同了,未必不會下場。”

“皇貴妃與郡主有些交情,若能拉攏皇貴妃,借著再走一走郡主的路子,那得的就是慈寧宮的看重。”

“添上輔國公府、誠意伯府,我們如虎添翼。”

“我曉得娘娘你的想法,殿下將來得勢,你母憑子貴,憑什麽給皇貴妃讓一頭,可你不拉攏,有的是別人拉攏。”

“德妃位分高、卻無孃家可仰仗了,她若與皇貴妃聯手呢?”

“還有其他嬪妃,現在冇有兒子,過兩年可說不準,真搭上了皇貴妃的路子、被推到聖上跟前承寵,指不定巴巴地想把得來的兒子送去翠華宮養,盼著將來得庇護支援。”

“定不能被人捷足先登。”

顧婕妤當時聽得心煩意亂。

她知道一步慢、步步慢,因此,哪怕李奮還未斷奶,她也默許甚至感激父親在朝堂上為了小殿下拚搏努力。

那時,對還是太子的大殿下咄咄逼人,其實可以說得上吃力不討好。

若非還有小殿下在,聖上也惦記著幼子,恐是根本不會多看她一眼。

但有時候,顧婕妤也會想,當真就緊迫到那個地步了嗎?

奮兒還那麽小,大殿下傳言瘋了,觀聖上近來病倒,想來**不離十。

如此狀況下,不如好好把小殿下養大,往後唸書勤奮聰慧,不怕越不過怯怯的李勉,與冇有外家支援的李臨。

不過,母親說的話也不是冇有道理。

她不向皇貴妃低頭,怕是有人會低頭,聖上剛又賞了翠華宮那麽多東西、還給請了禦醫,足以見他對皇貴妃的信任與看重。

“嬤嬤,”顧婕妤垂著眼,道,“聖上還不老,如今皇貴妃纔是占據上風的那一人,她想用我們就用,她想扶持新人就扶持新人,她說了算。”

“正是因為聖上不老,纔會有現今局麵,”年嬤嬤說得直白,“如若最多就一兩年,大殿下又怎麽會急切之下被李渡算計去了呢?

年長其他皇子們十餘年,一直是大殿下的優勢,但這份優勢是雙刃劍,他怕等到聖上老時、其餘殿下們也都長成。

同樣的,您別看皇貴妃‘說了算’,她也有說了不算的地方。

她歲數大了,拚一把也拚不齣兒子來了,她除了扶別人的兒子,別無他法!”

顧婕妤半晌又道:“我看皇貴妃的心思並未在這些上,她圖一個省心,摻和進爭鬥裏、不合她的性子。”

年嬤嬤寬慰她道:“宮裏人,全是身不由己。”

顧婕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我明日去請安,先示個好,這事也急不了,我若沉不住氣、急吼吼的,恐會被皇貴妃看不上。”

事與願違。

顧婕妤想好了去,翌日翠華宮依舊閉門。

說是皇貴妃身體不適,需得吃藥安養幾日。

翠華宮裏,皇貴妃歪在榻子上,神色懨懨,精神很差。

金公公稟著:“主子,來的都勸回去了,柳貴人、顧婕妤回了,德妃娘娘說曉得您身體不好、不想煩勞,就隻使了個人來問了安。”

皇貴妃眼皮子都冇有抬:“她倒是知趣。”

金公公退出去,隻嬤嬤陪著她。

殿內靜悄悄的,良久也冇有多餘動靜。

皇貴妃向來是這等安穩又平緩的性子,嬤嬤這些年也早就習慣了她這樣,但也正是因為熟悉,她隱隱覺得,近些時日與前頭那麽多年是有不同的。

“娘娘,”曉得皇貴妃並未睡著,嬤嬤柔聲開解道,“您就是前幾日伺候聖上太過疲乏了,休養幾日便能恢複康健。”

“你不用勸我,”皇貴妃啞聲道,“我是心病,我自己知道。”

話至此,倒也的確不用勸了。

太有自知之明、看得太清,不會被人輕易誆騙了去,也當然聽不進任何粉飾太平的鼓舞之語。

又躺了一刻鍾,皇貴妃再開口道:“你讓人去慈寧宮稟一聲,說我靜養小半月,這段時間就不過去給皇太後請安了。宮中大小事情,該我管的、我還是會做好,讓皇太後不用操心。若是郡主進宮,還請她來翠華宮坐坐,我也冇有其他能說話解悶的人,不如借皇太後的郡主寶貝嘮兩句家常。”

嬤嬤應下來。

皇貴妃靜養的第四日,林雲嫣到了慈寧宮。

陪皇太後說了會兒話後,便往翠華宮去。

一進正殿,林雲嫣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藥味,再往裏走,就看到皇貴妃靠坐著,手邊是一碗空了的湯藥,此刻正皺緊眉頭往口中含蜜餞。

林雲嫣行了禮。

皇貴妃示意她坐下,自己緩了緩口中苦澀味道,道:“也不怕你笑,我是真煩這些苦藥,心病得有心藥,喝這些東西白受罪。”

下意識地,林雲嫣以為她指的是聖上因李邵發瘋而病倒。

再細細一品,林雲嫣恍然意識到,皇貴妃說的恐怕是她自己。

前回,皇貴妃私下與她說穿了李邵的心病,助了他們一臂之力,這一次,林雲嫣也會認真聽皇貴妃說,哪怕娘娘隻是想發發牢騷。

全當投桃報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