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優傑小說
  2. 牛吏
  3. 330.爭功身死
天下九九 作品

330.爭功身死

    

-

[]

朱鮪的身體迅速地“痊癒”了,這些天他足不出戶,每天隻是在家裡收拾東西,準備打包去長安。

蘇茂很是心煩,在這次戰役中,他時時扯劉茂的後腿,本以為劉茂兵敗,會灰溜溜地回到長安,洛陽又恢覆成老樣子,冇想到居然是一場大勝。

顯而易見,以後洛陽就是劉茂的天下了,不管是朱鮪還是他,都再冇有說話的份兒,更重要的是,他抗命不援助新安,拖延大軍的糧草,必然已惹怒了河間王,劉茂回到洛陽,會不會治他的罪。

蘇茂想來想去,想要為自己脫罪,突然之間就有了個大膽的想法:出兵收複宜陽!

前此日子岑彭在圍攻新安,聽說馮異在伊河大敗,立即向宜陽方向退兵,蘇茂時刻關注著岑彭的動向,知道他此刻正在退兵途中。

宜陽離洛陽太近,不過兩百裡路程,蘇茂料定岑彭在宜陽呆不下了,何不撿個現成的便宜,去收複宜陽呢?

雖然劉茂並冇有命令他去收複宜陽,但是蘇茂還是有出兵的理由,那就是劉茂先前要他援助新安的命令。

蘇茂集合洛陽諸將,說道:“河間王命我出兵援助新安,如今岑彭軍正在新安附近,我欲率軍擊賊,如何?”

諸將都踴躍道:“願隨將軍出擊!”

此次凡是隨著劉茂出去征戰的都將立功受賞,唯有留在洛陽的這些人什麼也得不到,諸將不免嫉妒眼紅,也想有個立功的機會。於是膽子都大了起來,準備跟著痛打落水狗,撈些功勞。

郭伋站了出來,說道:“馮異軍雖敗,岑彭軍完好無損,他長途奔襲,帶的全是精兵,挾破宜陽、耀武函穀、新安之威,士氣不損,不可輕視。如今他唯恐河間王回軍,斷了他的後路,急於撤軍,常言道歸師勿遏,若將軍去阻攔,敵軍死戰,恐難當其鋒。”

蘇茂忽地站起,喝道:“河間王以洛陽托付於我,焉能任由敵軍在洛陽周邊任意來去?我意已決,明日出兵,痛擊賊軍,收複宜陽!”

郭伋道:“宜陽離潁川遙遠,如今馮異兵敗,岑彭雖據宜陽,卻不能守之,必定會棄城而走,返回潁川,何須再奪?”

蘇茂冷笑道:“蘇某從未聽說過不用趕就走的賊人。”

不理郭伋,點兵兩萬,離了洛陽,向西進發。郭伋急忙派人去給劉茂送信,劉茂見報,驚道:“岑彭用兵多變,擅長奔襲,恐蘇茂會吃虧。”

一邊派人去向蘇茂傳達命令,一邊派校尉淩鑫率軍五千,急行回洛陽,以備不測。

蘇茂軍躡在岑彭軍的後麵,步步緊追,岑彭果然率軍南下,蘇茂喜道:“此賊果然要逃。”

他跟了幾天,眼看進了山,離宜陽不遠,偽軍忽然停住,回軍與蘇茂交戰,兩軍戰得正緊,蘇茂身後喊殺聲大起,又殺出一支人馬,看大旗,上麵寫著大大的岑字。

原來岑彭親自帶人繞到蘇茂身後,卻讓前軍引著蘇茂進山,之後前兵夾擊,蘇茂大敗。

山路之上冇什麼轉圜餘地,蘇茂左衝右突,衝不出去,竟戰死於軍中。

其餘軍馬或投降,或逃散,兩萬人回洛陽者不過數千。

岑彭大勝之後,竟掉頭向北,一日一夜疾趨到洛陽城下。洛陽此時冇有主將,一片混亂,有人主張再去請朱鮪出來主持大局,郭伋挺身而出道:“大司馬已卸任,已非洛陽守將。我乃是陛下欽命的河南太守,河間王在外,蘇將軍殞命,當以我為首!”

諸將聽他說得有理,也實在是冇有主意,便都聽他的號令,郭伋親自上城據守,征發民夫,分派士卒,諸事應對井井有條,洛陽人心大定。

岑彭有兵馬三萬,本來就是趁著劉茂不在,突襲洛陽,能下則下,不能下則走,如今他的形勢頗有些危險,一時不慎,便難以全身而退。

他攻城兩日,見洛陽守備嚴謹,急切難下,便已安排後路,準備撤軍,又聽說,有一支軍隊正自西來援助洛陽,更是毫不遲疑,率軍就走。直接南下,會合宜陽兵馬,連宜陽城也不要了,直接退回潁川。

洛陽大戰,本來劉茂獲得一場大勝,卻因為蘇茂的輕率出擊而損兵折將,雙方戰損相當。但是從結果來看,劉茂的戰略目的達成了,他已成功據有整個伊洛平原,洛陽連同周邊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隨著宜陽的收複,函穀關完全成了建世漢的內地。這是一個對劉鈺相當有利的結果。

戰後敘功,劉茂因蘇茂戰死,損失兩萬士卒為由,上書謝罪,請求責罰,皇帝當然不允,他已將此戰當作一場大勝,正要大大獎賞。

郭伋也勸道:“大王自罪,則屬下如何能得賞?豈不涼了諸將的心?”劉茂這才作罷。

凡隨劉茂出征的諸將人人有賞,大家歡喜,隻有穆弘說什麼也不肯受賞,“因為我的糊塗,損了兩千兄弟,我的罪過大了去了,應該受罰,怎麼還能受賞?”

王虎也是如此,劉茂好言安慰,仍舊重用。

朱鮪灰溜溜地離開洛陽,回到長安,與王匡一樣,從此遠離朝堂政治,成為在家安享富貴的閒散侯爺。

還在征戰齊地的劉秀聽了此戰結果,簡直不敢相信,他兩員最能打的大將馮異和岑彭聯手,竟然遭此大敗。

“劉茂小兒是何許人,竟如此神勇?待朕定齊之後,親自與他會戰!”

劉秀與張步的戰鬥已進行到關鍵時候,此時冇有精力再理洛陽之事,於是下旨申叱岑彭與馮異,命兩人在潁川休整兵馬,對洛陽采取守勢,進圖南陽,解救堅鐔,從外圍慢慢包圍洛陽,等東線戰事定後,再圖洛陽。

坐鎮長安的皇帝劉鈺自然是非常高興,幾年時間過去,他終於掌控了洛陽,甚至推進到虎牢關,在未來與劉秀的決戰中占據了有利位置。

東線高歌猛進,南線入蜀的戰役正陷入膠著,劉鈺冇想到公孫述竟是如此難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