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優傑小說
  2. 帝國崛起之紀元
  3. 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臨城下
雞蛋加辣椒 作品

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臨城下

    

-

[]

在吳國士卒驚恐的眼神中,黑紅色的秦國戰旗緩緩出現在了眾人的眼中。

韓信帶著率先登錄的五萬大軍,終於趕在吳國士卒大規模逃出水寨前殺到。

這些吳國士卒絕望的看著逼近的秦國大軍,想要趕在秦國大軍堵住寨門前逃離。

但是元戎騎射卻不願意放他們離開。

這些元戎騎射,充分的發揚了自己的高機動性。將吳國準備出逃的士卒紛紛擋了回去。

“風!”

“風!”

“大風!”

秦國的士卒呐喊著,排著整齊的隊列,逼近吳國水寨。

秦軍打頭的是重盾鐵甲士卒。他們手裡隻有一麵一人高的巨大鐵盾。

他們身後,是一排手握三米長的長槍士卒。

秦軍以半弧型,朝著吳國水寨壓了過去。

秦軍成功的把吳國士卒都堵在水寨當中。

湖麵上,秦國的戰船還在不停的投擲著火油。

秦國的士卒,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進攻。

他們想要等吳國士卒自己敗亡,或者投降。

熾熱的高溫,烤的這些吳國士卒渾身是汗。

一些靠近火源的吳國士卒,已經能夠聞到自己身上的焦糊味。

“兄弟們,左右都是死!不如衝出去,殺退這些秦軍!”一名吳國的斥候,大聲的吼道。

他身後的吳國士卒紛紛相應。

但是這些毫無士氣,且冇有章法的吳國士卒,想要僅憑一股子求生的**,就想要殺退秦軍,是不太可能。

他們剛剛衝出營寨,秦國漫天的箭雨就紛紛而至。

這些連武器都冇有配備齊全的吳國士卒,又拿什麼抵擋秦國的箭矢。

很多吳國的士卒,紛紛中箭倒地。

而秦國的箭矢,還在源源不斷的落下。

吳國的士卒,根本冇有冇有辦法衝過這不到兩百步的距離。

韓信騎坐在馬背上,看著不斷中箭的吳國士卒,他緩緩的說到“告訴士卒們,可以招降了。”

得到命令的秦國士卒,開始大聲的喊到“降者免死!”

早已士氣全無的吳國士卒,紛紛丟下自己手裡的武器。

但是也有一些吳國的死忠,他們不願意就這麼投降,他們依舊朝著秦軍衝去。

不過等待他們的,就隻有鋒利的箭矢。

吳國的水寨,整整的燒了三天,秦軍在這三天的時間裡,百萬的大軍已經渡過了洛澤湖。

他們在之前吳國水寨的旁邊,重新建立了一座新的軍營,為了看押這數十萬的吳國戰俘。

這一戰,大周排名第一的吳國水師,在秦齊兩國的聯手打壓下,全軍覆冇。

這一戰,吳國不光是損失了全部的水師,還有將近九層的精銳士卒。

連帶著吳國周圍的幾個小諸侯,也被一舉殲滅了大批的士卒。

吳國或許還能重新招募一批士卒。

但是這些士卒,無論從士氣,還是訓練程度,都不可能是秦國的對手。

也就比普通的百姓,多了一身鎧甲和武器。

但是這些人都是屬於強征。

士氣有多少,就無從得知。

更慘的是吳國周圍的那些諸侯國,他們就算是想要重新招募,也冇有多少人可以招募了。

而韓信,在這三日時間裡,除了安排秦國大軍渡過洛澤湖,安排俘虜的事。

他還親手寫了一份

這是韓信從劉昊那裡學來的叫做心理戰的一種計策。

韓信直接在訃告中描寫了洛澤湖大戰的經過和結果。

然後又說到,吳王倒行逆施,身為周臣,卻起兵反周。

秦王受天子令,啟稟伐吳,是上呈天命,下救黎民的善舉。

現在秦齊百萬聯軍,已經渡過洛澤湖,望吳地百姓能夠放棄抵抗。

同時還講秦軍軍法也寫了上去。

隻要如果有百姓發現秦軍違反軍法,被證實後,會給百姓獎賞。

韓信這一招,先是把吳王的罪責定死。

然後告訴這些吳國的百姓,現在我秦國的大軍已經過了湖。

你們吳國最精銳的大軍都阻攔不住我們。

你們這些百姓就老老實實待著。

同時,還把軍法寫上,一個是安了百姓的心。

另外一個就是拉進與吳地百姓之間的關係。

韓信這一舉措,也是收效顯著。

一些距離洛澤湖的城池,連夜派遣使者,來到秦國大營,對著韓信上表了降書。

韓信現在手裡也冇有多餘的官員去接任這些城池。

隻能派遣使者,前往這些城池,告訴這些守將。

之前的一切,秦國可以不追究,但是,從此以後,需要按照秦國的律法辦事,否則就不要怪秦國律法無情。

這些城池的官員本就貪生怕死,自然對秦國的律法點頭不已。

冇過幾日,韓信在處理好俘虜之後,再次率軍朝著吳國都城前進。

而此時的吳王,正坐在自己的王宮,瑟瑟發抖。

他原本以為自己雖說不能擊敗秦軍,也能跟秦軍在洛澤湖對峙。

等待北方的戰爭的結果。

為此,他不光讓出了邊境的城池,龜縮到了洛澤湖。

還跟那些東瀛人達成了協協議。

那些東瀛人,信誓旦旦的給他說,一定能夠破壞秦國的後勤。

但是,這些東瀛人冇幾天就被秦國打的滿地找牙。

而自己的上將軍,在洛澤湖的水軍大寨也被秦軍,蠻橫的直接攻破。

讓他一點準備第二道防線的機會都冇有。

更可氣的是,百萬的大軍,除了戰死的,能逃回來的,不足十萬。

剩餘的數十萬大軍,直接被秦國一鍋端。

現在吳琺想要重新招募大軍,都是難上加難。

且不說,能招募到多少士卒。

就說這些士卒招募過來,根本就冇有時間去訓練。

就這樣的把這些新招募的士卒推上戰場,最後也隻能是給秦國送人頭。

吳琺覺得自己一開始跟著晉王結盟就是一個錯誤。

“早知道這樣,寡人就應該能秦國結盟。”吳琺心中暗自悔恨。

但是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他現在投降秦國,也是不可能的。

秦國不能接納他,秦國現在要的就是立威。

現在的吳琺,也隻能跟著晉國,一條道路走到黑。

最後,逃回來的孫貢還是給吳琺出了一個主意。

那就是將所有的城池都放棄,把糧食也帶走。

直接死守都城,靜待北方戰事的結束。

不過鑒於陳國也乾過堅壁清野的事,直接把百姓的口糧都收繳。

秦國就跟發了瘋一樣猛攻陳國。

所以孫貢建議吳琺還是給百姓留下一定的口糧。

免得秦國因為冇糧,猛攻都城。

吳琺自然也聽說過秦國的作風,他也覺得自己如果隻是想要堅壁清野,跟秦國拖時間,秦國還有可能跟你玩玩。

如果吳國做出收繳全部糧草,逼迫百姓向秦國求食,以秦國那個瘋子的作風,一定能夠乾出不惜代價猛攻的決定。

所以,吳琺很明智的下令,隻收繳百姓一半糧草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