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優傑小說
  2. 九域劍帝
  3. 第四千六百八十五章 傷勢恢複
邵羽 作品

第四千六百八十五章 傷勢恢複

    

-

第六場平手。

第七場楊超遠對陣道憑。道憑在京城一帶很有名,他今年不到四十歲,比慧光小幾歲,比僧範等人更小,但學佛的時間比較早,所有慧光的弟子中,他是學的最係統,最全麵,記憶最牢的,相當於慧光大師理論體係及所有著述的活教科書,繼承了慧光的教學天賦,因此更是三代弟子的典籍師長。當然有長處就有短處,知識多,禪定的境界就低,所以他一直在五重徘徊冇繼續突破,畢竟天下全才的隻有一個慧光,一個法上。

楊超遠是茅山派上清宗陶弘景的得意弟子之一,本名楊超,字超遠,東海人,深得陶弘景的真傳,在吳包山建林屋館,門徒千人,又為華陽館主,又在其東立招真館。因此他和道憑相似,是理論家和教育家,而自身境界冇有出類拔萃。

所以這倆人簡直高度相似,賽場上也格外雷同,所有動作即規範,又儒雅,張弛有度,臨摹性強,同時還事先警告對方,警告的內容又有教學的台詞,這下簡直成了台下少年英雄們的教學賞析,立刻把求知慾強的人都吸引過去,因此比賽又成為教學觀摩賽,倆人比拚的變成看誰的理論聯絡實際更卓有成效。彆說,這倆人知識體係真淵博,有來有往,一直到百合結束也冇有窮儘,當然也冇分出勝負,看來南北教師對抗旗鼓相當。

第八組張子祥對陣駱子淵。倆人之前在武林大會都冇露過臉,屬於跨過侯俠直接挑戰名俠的生麵孔,好在他們境界測試很成功,有資格越級挑戰。另外倆人算是熟識,在兗州前線上,大家還合作過,彼此的功力也瞭解,冇想到抽簽竟然撞到了一起。

倆人登台,略有些尷尬,張子祥道:“子淵道友,冇想到咱來會對決,請手下留情。”

駱子淵道:“客氣,子祥道友的法力我見識過,我不全力以赴很難應對,請過招吧。”倆人客氣一番,戰在一起。在京城的武林界,對他們兩個不算陌生。尤其駱子淵是老隱士趙逸的弟子,去年劍士京城比武,駱子淵是銀劍,都知道是故意讓給了師弟孫雲,這些事兒已經轟動京師。今年老隱士已經離去,隻剩他兩個門下弟子和記名弟子參與武林大會,人們自然很關注。至於張子祥,一方麵對於龍虎宗有天然的敬畏,另外他任職洛陽尉,混個臉熟。

倆人倒是互不相讓,各種法術招數此起彼伏,一時間熱鬨非常。平心而論,老隱士對自己有恩有緣,駱子淵對自己就像親師弟,所以孫雲當然希望他贏。而對於張子祥,其實對自己也很不錯,幫助也不少,孫雲也不希望他被淘汰。可是倆人竟然對決,看情形一定要選擇一個,隻能感歎運氣不佳,不過還有個可能,就像剛纔一樣,最好出現平局。

場上倆人肉掌相搏,因為都是傳統玄法,所以每次出招,都有符訣輔助,時間一長,眾人看出來,駱子淵占著上風,玄法加持下,道道掌峰圍著張子祥亂轉。張子祥也不含糊,圍繞在自己周圍,滿滿都是掌印屏障,力道相交砰砰砰砰響個不停。駱子淵並不著急,招招式式,氣定神閒。張子祥也不慌亂,進進退退,從容不迫。眼花繚亂中,一百回合轉瞬就到,助理裁判宣佈結束,台下的小英雄們還冇看夠,繼而報以熱烈掌聲。

轉眼到了第九場,潘彌望對陣僧達。潘彌望已經說過,人氣值正在攀升階段,剛纔擊敗慧光弟子慧順晉級。巧的是,他此刻的對手叫僧達,也是慧光的弟子,慧順的師兄。

僧達15歲出家,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與僧範一樣是年齡大於光師的兩名弟子之一。初在北地闡弘《四分》律,時為孝文所重。他到少林寺時,勒拿摩提剛剛譯完《十地經論》,他便從勒拿摩提大師研習《十地經論》。不久,大師遷化,他又從慧光繼續研習《十地經論》,並有許多創見,進而從受菩薩戒。

此人與眾不同。首先他長相出奇,虎頭長耳,門牙過寸。其次他除了修習四分律、十地論等佛法之外,更出眾的是他在禪法上十分突出,這點與僧稠很接近,因此通常把他劃歸為禪僧類。不過這幾年,他的境界一直被壓製在五重停滯不前,慧光、僧稠等人也弄不明白。這幾天南朝的高僧北來參加論劍大會,兩位傑出青年傅翕和寶瓊與他接觸聊過這事兒,傅翕受過達摩開示有靈感,他提示僧達氣運之地應在南方,恰好寶瓊因為受門派委托準備承接下屆論劍大會的主辦權,所以極力建議少林寺派人到南地進行佛學交流,因此少林寺商議之後,決定論劍之後之後派僧達到金陵弘法及學術互通。

既然要代表少林寺進行外事活動,有個江湖地位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務,因此今日決戰他背水而立破釜沉舟。當然師兄弟們更希望他打敗潘彌望,替惠順挽回麵子,省得外人覺得他們佛門弟子不如道家弟子,這對以後佛道兩家爭奪氣運和信眾很關鍵。

眾目睽睽之下,倆人已經短兵相接。僧達不愧是禪、律多修,手中絕活層出不窮,潘彌望上場就被惠順壓迫的很被動,本場更是抬不起頭。不過有句話是善攻不如善守,潘彌望雖然被壓製,但想打敗他也不那麼容易,之前已經敗中取勝,僧達也不敢大意。好在僧達畢竟五十多歲,步入佛門已經三十五年以上,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雖然不能取勝,但是始終不給潘彌望任何機會,並至始至終讓潘彌望顯得狼狽,一直維持到百十回合結束。

最後一場由曇林對陣尼總持,這下人們更能預知結果,九場平局,最後一場是同門相搏,不問可知,不過倆人上台還是引起陣陣掌聲。尼總持的身份,圈裡人都知道,明練尼寺住持,她是梁武帝的公主,達摩女弟子,武林第一女俠,天賦自然不必說,關鍵是女俠自古以來鳳毛麟角,尤其像她這麼漂亮、高貴、執著、永恒的簡直太少了。補充一點,她還有一位同樣漂亮和有天賦的女弟子,當今北朝天子元詡的妹妹永泰公主,所以明練寺在嵩山特彆有名。

曇林前麵多次提到,之前是大理論家,武功一般,誰也冇想到他在斷臂之後竟大器晚成,人們不禁感歎,嵩山大會帶給世間的奇蹟實在令人驚歎,末法時代竟有如此多的天才,難道真是覺醒時期、洪流時期來臨,還是天下大亂、三界變動、毀天滅地、永夜來臨的前兆?

果然如人們的預料,百十回合倆人同樣不分勝負,不過場麵卻不沉悶,倆人的絕技也很賞心悅目,雖然女尼無發、男僧斷臂,卻不能掩飾倆人的美輪美奐和飄逸灑脫,尤其倆人是師兄弟,平日就在一起練功,正好演繹出排練好的劍舞,所以台下的掌聲一直冇斷。

至此,十場名俠的比賽曆時一天,最終都已百合平局的暖心收場,如此多的平局,在曆屆的武林大會上實屬罕見,會務組、裁判組、公正組宣佈還要進行評估,畢竟憑空多出來10名大俠,對百名劍俠榜設置的初衷是否合適,還需要征求多方意見。

不過,明天的比武仍要進行,按會序要決出十煞名額,這是給那些三教之外的江湖人士的展示機會,許多英雄已經磨刀霍霍難以按捺,那麼十煞究竟會花落誰家呢?

-